除螺小幫手~台南地檢署社會勞動人協助園區清除福壽螺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屬於人工濕地,範圍廣大,約有15公頃,主要水源仰賴嘉南大圳的圳水,由於圳水夾帶福壽螺幼螺進入棲地後,繁殖速度飛快然。福壽螺是台灣水田間最可怕的外來種,旺盛的繁殖力和可怕的食量,經常危害到田間作物的生長,園區每年4月的繁殖季前需要大量人力移除水池中的雜草,植入水雉喜愛的浮葉性水生植物,像是菱角葉、芡葉、印度莕菜等,都是福壽螺喜愛的食物。

然而,園區為了維持濕地生態的多樣性,近幾年不施用苦茶粕清除福壽螺,改以人工撿拾及設置蜈蚣網陷阱誘捕的方式,以避免傷害濕地中的其他生物,移除福壽螺需要大量的人力,今年非常幸運有台南地檢署的實務訓練計畫支援人力,在1月到4月之間協助園區清除福壽螺,讓移植的菱角苗能盡量避免螺害。

水雉的數量近年來不斷增加,除了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努力之外,也有一群來自地檢署的隱形推手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中默默努力貢獻心力。

不論是除草、除螺或移植都仰賴高度的人力付出,園區從民國99年開始向臺南地檢署申請社會勞動服務人力,12年來協助園區進行棲地整理,讓水雉能有穩定的棲地進行繁殖,貢獻良多。社會勞動服務是針對6個月以下刑期的犯罪人給予社會勞動的機會,讓其以勞動的時間折抵刑期,在許多地方都會看到社勞人的身影,像是淨灘、社區公共區域除草等等。

       在園區服勤的社勞人要能忍受寒冬與酷夏,每年的12月到隔年3月是園區進行棲地整理的重要時間,這段期間水池裡強勢又不適合水雉利用的植物,像是荷花、觀音蓮、白花水龍等,急待移除,讓菱角、印度莕菜等植物有生長空間,社勞人們在冬天的低溫下除草,若又遇到寒流來襲就更為艱辛;而進入夏天,氣溫動輒33、34度,社勞人們則需要在水池中將福壽螺、泰國鱧等外來種移除,讓浮葉性的水生植物成長茁壯,提供水雉多樣豐富的巢材。

       除此之外,園區日常事務繁雜,在園區服務的社勞人來自社會各個領域,他們以各自的專長協助園區,曾經有木工專長的社勞人協助園區製作木桌、木椅,;也有擅長水電的社勞人協助園區的水電設施修繕,讓園區能提供穩定又優質的公共空間,給予臺南市民一個舒適的環境。

          水雉是臺南市的市鳥,官田則是主要棲息的區域,大片的菱角田提供水雉良好的棲息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座落於官田地區,長期關注農田濕地生態系的保育,經營園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社勞人的加入,能適時彌補園區人力不足的部分,因為有這群社勞人的默默付出,提供良好的綠色公共空間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到水雉之美,也幫助園區能提供穩定的水雉棲地,讓大眾能了解濕地的生態價值。

一隻潛水的水雉

【園區閉園日常觀察4】
你們知道水雉是一種會潛入水中躲藏的鳥類嗎?過往的文獻中有一些紀載。今天調整水管時,發現一隻離人很近的水雉,且未飛走,反而在眼前二次潛入水中時,心想說「難道遇到了一隻喜愛潛水多過飛行的水雉?🧐」,很快放棄這個荒謬的念頭,顯然是一隻身體狀況有問題的水雉,趕緊下水撈鳥。
🚑🚑🚑水雉已經由同事後送至獸醫院🚑🚑🚑
 
💡棲地工作小補充💡
隨著氣象預報預測下週將有一波梅雨鋒面⛈️,園區棲地的水管也需進行預防性的調整,將水引至洩洪孔,盡量維持平穩緩慢變化的水位讓水雉巢位能盡量不受到大雨的波動。

進入夏季繁殖

仍未換羽

水雉情報站~園區的第一巢蛋!

4月開始水雉已陸續出現繁殖的行為了,

像是打架或是發出「一、五、一、五」的求偶聲音。

想必大家也很好奇水雉是不是開始孵蛋了。

但由於疫情大家沒辦法來園區親自觀察,

所以園區將不定期用影像與大家分享水雉的新訊息~

在園區暫時休園的現在,水雉爸爸可沒有跟著休息!

我們在5/18發現了園區今年的第一巢,巢裡有3顆蛋

水雉爸爸選了穩固的「芡」當巢的基底,並鋪上了菱角葉柄當巢材。

但這片芡葉在觀察到時已經有些枯黃,水雉爸爸可能要找個新家了…

果然過幾天就看到3顆蛋出現在附近的另一片翠綠芡葉上囉!

我們持續追蹤巢的狀態,下次再與大家分享新消息~

水雉復育的隱形推手-臺南地檢署社會勞動服務推展助水雉復育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屬於人工濕地,範圍廣大,約有15公頃,每年4月的繁殖季前需要大量人力移除水池中的雜草,植入水雉喜愛的浮葉性水生植物,像是菱角葉、芡葉、印度莕菜等。水雉的數量近年來不斷增加,除了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努力之外,也有一群來自地檢署的隱形推手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中默默努力貢獻心力。

       4月28、29日地檢署的社會勞動服務役人員為園區清理白花水龍等強勢的水生植物,讓園區能順利在5月種植菱角,提供水雉築巢需要的浮葉。不論是除草或移植都仰賴高度的人力付出,園區從民國99年開始向臺南地檢署申請社會勞動服務人力,11年來協助園區進行棲地整理,讓水雉能有穩定的棲地進行繁殖,貢獻良多。社會勞動服務是針對6個月以下刑期的犯罪人給予社會勞動的機會,讓其以勞動的時間折抵刑期,在許多地方都會看到社勞人的身影,像是淨灘、社區公共區域除草等等。

       在園區服勤的社勞人要能忍受寒冬與酷夏,每年的12月到隔年3月是園區進行棲地整理的重要時間,這段期間水池裡強勢又不適合水雉利用的植物,像是荷花、觀音蓮、白花水龍等,急待移除,讓菱角、印度莕菜等植物有生長空間,社勞人們在冬天的低溫下除草,若又遇到寒流來襲就更為艱辛;而進入夏天,氣溫動輒33、34度,社勞人們則需要在水池中將福壽螺、泰國鱧等外來種移除,讓浮葉性的水生植物成長茁壯,提供水雉多樣豐富的巢材。

       除此之外,園區日常事務繁雜,在園區服務的社勞人來自社會各個領域,他們以各自的專長協助園區,曾經有木工專長的社勞人協助園區製作木桌、木椅,;也有擅長水電的社勞人協助園區的水電設施修繕,讓園區能提供穩定又優質的公共空間,給予臺南市民一個舒適的環境。

          水雉是臺南市的市鳥,官田則是主要棲息的區域,大片的菱角田提供水雉良好的棲息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座落於官田地區,長期關注農田濕地生態系的保育,經營園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社勞人的加入,能適時彌補園區人力不足的部分,因為有這群社勞人的默默付出,提供良好的綠色公共空間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到水雉之美,也幫助園區能提供穩定的水雉棲地,讓大眾能了解濕地的生態價值。

繁殖記實況

4月到9月這段時間是水雉們的繁殖季,調查員在觀察的時候有時也會看到特別的畫面。讓我們透過望遠鏡,看看發現了什麼!

水雉交尾 108.05

水雉在交配的時候,尾巴和尾巴會碰在一起,所以又稱為「交尾」
在交尾之前,水雉也會有一系列的動作,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是儀式。
公鳥會選擇適合築巢的地點鋪上菱角葉、金魚藻等巢材,並在巢上壓低頭,發出「滴、滴、滴」的聲音,吸引母鳥過來。若母鳥滿意這個巢,才會低下頭讓公鳥飛到背上,進行交尾的動作。
水雉交尾一般出現在下午的時間,但前面的儀式可能在早上就開始出現。

小記:這隻公鳥在5號池的右前方與母鳥交尾,因為離賞鳥亭很近,所以記錄到蠻清晰的影像。不過推測原先公鳥選擇的位置較不穩固。所以母鳥之後下蛋的位置其實是在比較後面的位置。

水雉生蛋 108.05

水雉下蛋的時間在早上,依照天氣從6~11點左右都有可能。
下蛋前母鳥會飛到選定的巢位上等待,整理整理羽毛,但下蛋的時間非常快速,眼睛一眨可能就結束了。
水雉一天只下一顆蛋,因此影片中母鳥下一顆蛋後就從巢上離開了,下完四顆蛋大約需要四天的時間(若當天天氣不好也可能不下蛋)。

小記:調查員看到這巢的時候非常驚訝,因為很少觀察到母鳥孵蛋的行為,之後才意識到可能是母鳥要生蛋了,趕快錄影,大家有發現第二顆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嘛!?

繁殖季正式開始!

就像是找尋復活節彩蛋一般,
園區的工作人員近日來積極地在水池裡面搜尋水雉的巢與蛋,
今兒個一早,第一顆蛋出現啦!大家可以找找看蛋在哪裡XD
園區在發現第一巢蛋開始,便正式進入繁殖季,
請大家到園區拍照至少遵守一個規定,那就是~
待在鳥屋裡面,不以任何方式進入棲地!

別擔心,爸爸給你們窩

│雨多到滿出來的一天│

8/24的大雨讓臺南多處地區泡在水裡,水雉園區裡也多了不少水,為了紀念這個水多到快滿出來的日子,便將這個大雨的日子記在首發的第一篇文章。

│水雉爸爸護雛鳥│

水雉是由媽媽生蛋、爸爸築窩孵育寶寶的鳥類,想知道水雉爸爸如何保護小寶寶嗎?可以看看底下的照片,乍看之下像是異形一樣多出了很多隻腳,其實就是把小寶寶夾在胳肢窩下,讓鳥寶寶們得到保護,歡迎大家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來走走,或許也看到這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