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數量猜一猜

【一年一度的水雉夏季大調查!!大家快來猜一猜】
各位關心水雉的朋友們,一年一度的夏季臺南地區水雉調查即將在7/21展開,到底今年會記錄到多少水雉呢?
為了讓大家也能參與到水雉調查的樂趣,請動動你的手上的鍵盤,請點擊以下活動連結留下您預測的數量(例如:我預測今年夏季調查水雉數量1035隻),我們將取出最接近的3位。
一二三名將獲得園區新鮮菱角一份。以上獎項於水雉園區菱角採收後贈送

  • 活動主旨:每年7月的最後一週是全台南水雉數量大調查的時間,除了親身參與調查之外,為了讓更多網路鄉民們也能一同參與其中,從107年開始舉辦了水雉數量猜一猜的活動,讓大家也能享有調查水雉數量的樂趣,吸引更多人關注水雉的繁殖狀況。
  • 活動辦法 : 點擊以下活動連結留言您預測的數量(例如:我預測今年夏季調查水雉數量1035隻),我們將取出最接近的3位,贈予新鮮菱角一份。
  • 以上獎項於園區菱角採收後贈送,得獎者可以選擇親自領取or寄送。

預測日期:7/1起~7/20下午17:00止

預測數量範圍:臺南市境內

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acana.tw/permalink/3703136359790633/

附註:
(1)最後得獎名單將會與實際調查結果數量一同公佈在園區臉書社團及官網,將由園區人員私下用FB的Messenger與得獎者取得聯絡!7天內園區人員如果聯絡不到將視同放棄,改由下一位遞補。
(2)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之權利。
(3)偷偷告訴各位去年有1141隻。
(4)親自領獎須與園區工作人員確認日期時間。

“雉”工召募

【110年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解說志工培訓~開始召募!】

大家好,水雉園區又要徵志工囉!

報名表單在此>>>>>> https://forms.gle/z9YBweJxGUwcyU4P8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經營目標,是以「棲地復育」為保育主軸,營造適合水雉生存的棲地環境,簡單來說,就是提供水雉一個安穩的棲息地,讓水雉可以在園區築巢繁殖。

我們希望透過志工召募,讓更多人學習水雉生態知識、自然保育觀念,再透過各位的力量,在賞鳥亭、服務台定點解說,將這些重要的知識與觀念傳遞給更多人,除此之外,也有機會接觸到棲地營造、生態調查工作…等。

培訓課程為期四天,內容包含水雉園區成立緣由、夜間生物觀察、環境教育、解說課程、友善耕種…課程豐富多元,我們也會實際下池子工作,近距離認識棲地營造,絕對讓你收穫滿滿~

歡迎有志之士參與培訓課程,加入「雉」工的行列,一起投入自然保育行動吧!

【報名簡章】

因疫情緣故,此次培訓課程調整為兩部分。

壹、線上課程

課程內容:水雉園區緣由與歷程、水雉生態環境教育、環境解說、友善耕種、認識植物…等。

線上課程時間為110年8月14~15日(六、日)、110年8月21~22日(六、日),有半天以及全天的線上課程,詳細時間稍晚公布。

 

貳、實作課程:需學員分梯至園區上課,每梯限制5人

地點: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官田–隆田火車站、官田國中附近,交通需自理)

日期:10/9(六)、10/16(六)、10/17(日),請選擇其中一個日期至園區上課。

招收對象:名額15人。(名額有限,請儘早報名)

需年滿18歲,未滿18歲需家長同意,6-12歲者需家長陪同參訓。

歡迎喜愛戶外活動、與人分享感動,對環境解說、環境教育有興趣、有志願服務熱忱且可參與服勤者。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0年7月31日(六)17:00前止。

費用:免費,但需繳交保證金1,000元,報名後將寄匯款資訊至信箱,完成匯款才算是報名成功。

全程參與「線上課程」與「實作課程」後,需於110年10月至12月期間,完成「執勤」至少12小時(平均1個月6小時),並參加至少1次志工「進修課程」,完成後,保證金即予退還。

若未完成上述任一課程,或是110年12月31前未達12小時執勤時數者,則不退予保證金,本園區將以學員本人名義捐助水雉保育,開具捐款證明。

報名方式:填寫表單即完成報名。

報名表單在此>>>>>> https://forms.gle/z9YBweJxGUwcyU4P8

【注意事項】:

(1)報名即認同本簡章之規範。

(2)「線上課程」與「實作課程」課程需全程參加,不接受選課。

(3)未完成「線上課程」、「實作課程」、「進修課程」,或是110年12月31前未達12小時執勤時數者,則不退予保證金,本園區將以學員本人名義捐助水雉保育,開具捐款證明。

(4)培訓通過後,可參加本園區不定期舉辦的志工進階課程和相關活動及優惠。

(5)「實作課程」請自備水壺、防曬衣帽,請穿著適合戶外活動的布鞋或雨鞋。

(6)如遇天災或不可抗力因素,承辦單位有權延期。

 

  •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南市政府、交通部鐵道局、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
  •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聯絡人:方先生

聯絡電話:06-5792153、06-5793911(周二~周日 08:00~17:00)

一隻潛水的水雉

【園區閉園日常觀察4】
你們知道水雉是一種會潛入水中躲藏的鳥類嗎?過往的文獻中有一些紀載。今天調整水管時,發現一隻離人很近的水雉,且未飛走,反而在眼前二次潛入水中時,心想說「難道遇到了一隻喜愛潛水多過飛行的水雉?🧐」,很快放棄這個荒謬的念頭,顯然是一隻身體狀況有問題的水雉,趕緊下水撈鳥。
🚑🚑🚑水雉已經由同事後送至獸醫院🚑🚑🚑
 
💡棲地工作小補充💡
隨著氣象預報預測下週將有一波梅雨鋒面⛈️,園區棲地的水管也需進行預防性的調整,將水引至洩洪孔,盡量維持平穩緩慢變化的水位讓水雉巢位能盡量不受到大雨的波動。

進入夏季繁殖

仍未換羽

疑似集體躲雨的紅姬緣椿象

【園區閉園日常觀察系列3】
!密集恐懼症患者慎看!
紅姬緣椿象是園區常見的昆蟲,外表紅紅黑黑,偶爾會看到牠們在鳥屋的觀景窗附近爬行。
今天的天氣不穩定,下起飄潑大雨,園區內的紅姬緣椿象們聚集在樹枝上頭,像是集體躲雨一樣,密密麻麻,甚為壯觀!

石田螺?福壽螺?

【園區閉園日常觀察系列2】
近日來的幾波大雨讓棲地水池維持不錯的水況,當然福壽螺也漸漸猖狂了起來,今日到核心區的其中一池查看,竟然發現一顆外型不同於福壽螺的螺!較為狹長的外型頗像石田螺。
 
其實水雉跟紅冠水雞這類的水鳥會捕食螺類,有時候會看到紅冠水雞啄食福壽螺,若是在一般水田間應該也會是不錯的除螺小幫手吧!
 
園區以往會使用苦茶粕防治福壽螺,但在水深的狀況下,對其他生物也是一種傷害,近1-2年減少使用苦茶粕,使用蜈蚣網及人工撈除也嘗試使用提煉的苦茶精保護植物,希望能找到與福壽螺和平共處的方式。

園區閉園的日常觀察系列1

花浪蛇與黑眶蟾蜍~一場吃與被吃的較量

園區因為疫情閉園,人為干擾大幅下降,許多生物在園區內自在嶄露本性,某日中午,一隻時運不濟的黑眶蟾蜍被花浪蛇咬到後腳,可能就要成為花浪蛇的午餐了,這一幕剛好被園區的工作人員記錄下來,閉園的水雉園區內,生物們正隨著濕熱的天氣展現活力。

6/20(日)線上講座─有趣的鳥蛋

新訊息!!!大家報名得很踴躍,目前講座已經額滿囉!
園區也嘗試將各活動轉成線上形式,之後會陸續上線,請大家密切關注!

因應疫情,6/20(日)下午2~4點的講座將改為線上的形式,我們預計使用google meet作直播。想聽講座嗎?請填寫google 表單,我們將在講座前兩天寄講座連結喔!

季節漸漸由春季轉至夏季,
也是許多鳥類們開始繁殖的時間,
你有沒有在戶外發現過鳥蛋呢?
別看小小一顆鳥蛋不起眼
其實它們的外型、顏色都不大相同!

這次我們邀請了屏東鳥會的吳正文老師,
與我們分享「有趣的鳥蛋」🐣

因應疫情,
我們將這場講座調整為線上的方式,
並在講座前兩天寄送講座連結。
請填寫表單報名↓
https://forms.gle/JqYRedieypRSRFBi6

*我們之後也會提供線上講座的操作說明,大家不用緊張~
*先前有填過這份報名表單就不需再填一次囉!
若有疑問,也歡迎與我們連繫喔!

【月光營隊取消】

因應疫情,我們決定暫停辦理今年的月光蛙鳴營隊。

雖然無法帶大家逛夜晚的水雉園區,
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園區的蛙蛙們。
禮拜天下過雨後,
很快的聽到了諸羅樹蛙的聲音,
黑眶蟾蜍被大水蟻吸引到廣場上,
我們也發現花狹口蛙混跡其中😂
沒來的及拍照,就用舊的照片代替一下XD

水雉情報站~園區的第一巢蛋!

4月開始水雉已陸續出現繁殖的行為了,

像是打架或是發出「一、五、一、五」的求偶聲音。

想必大家也很好奇水雉是不是開始孵蛋了。

但由於疫情大家沒辦法來園區親自觀察,

所以園區將不定期用影像與大家分享水雉的新訊息~

在園區暫時休園的現在,水雉爸爸可沒有跟著休息!

我們在5/18發現了園區今年的第一巢,巢裡有3顆蛋

水雉爸爸選了穩固的「芡」當巢的基底,並鋪上了菱角葉柄當巢材。

但這片芡葉在觀察到時已經有些枯黃,水雉爸爸可能要找個新家了…

果然過幾天就看到3顆蛋出現在附近的另一片翠綠芡葉上囉!

我們持續追蹤巢的狀態,下次再與大家分享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