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季搶先報-園區忙什麼?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一個凌波仙子駐足的濕地,第一眼總讓人感覺是個悠閒安靜的地方。15公頃的腹地,僅有不到一半的區域是對外開放的,更為水雉園區披上一件神秘的面紗。「你們平常都在做什麼啊?」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問題,但卻很難用幾句話的時間解釋清楚。種菱角?解說?還是觀察水雉?是,但也不只這些。農夫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我們依著水雉的習性作息。趕在水雉繁殖期前將過多的植物清除,種入菱角及芡等浮葉性植物,繁殖期時每個禮拜都要追著各個巢的最新消息,透過種菱、採菱等活動將水雉與菱角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忙著忙著,繁殖季又悄悄走入尾聲。正好趁著生態季的時間,讓我們可以跟大家分享每年在做什麼,今年又做了些什麼。

透過調查、棲地整理、環教遊戲三個不同的方向,我們規畫了3場主場活動來介紹園區的工作:

11:15~11:35水雉調查Q&A,調查員上場告訴大家每年的水雉隻數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隨手一指就可以告訴你這隻水雉有幾個小孩、小孩多大、跟鄰居關係怎麼樣等各種八卦消息。

13:30~14:00棲地整理甘苦談,換整理過棲地的志工與阿桑們開講,水雉住的開心的環境裡到底留下了多少的汗水,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人力和時間做這些事。

14:30~15:00水雉生態遊戲,換你當主角,親身參與如何用遊戲認識水雉,體驗水雉命運大風吹。

精彩故事只在9/22(六),錯過不再。(聽說參與主場活動還有機會獲得小禮物喔!)

生態季搶先報─阿桑的密技

 

9月開車經過菱角田,已經可以看到阿桑們在田裡採收菱角的身影。一卡桶一卡桶上了岸後,不會直接到市場,而是還要經過一道工序─篩選。採收上來的菱角有些比較嫩有些比較熟,所以需要將它們先進行分類,分類的方式簡單但相當好用,將採上來的菱角倒進一個大普力桶裡,用大漏勺或直接用黑色水果籃淘一淘,將菱角做第一次清洗的同時,也將它們分成了兩類。較熟的菱角因為果肉比較扎實,會沉到底下,這些上到餐桌後往往會變成「水煮菱角」,吃的就是它鬆軟綿密的口感、清甜可口的味道,當零食吃總是不知不覺就消失了一大袋。浮起來的菱角就不要了嗎?當然不是囉!農夫通常叫這類的菱角「ㄐㄧˋ ㄟ」,指的就是它們比較嫩,吃起來也比較清脆,適合拿來做菜,尤其是用炒的料理方式。但是我們在市場上很少聽到在賣「嫩的菱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類的菱角在到我們手上之前都已經剝好殼,變成白白嫩嫩的菱角仁了。嫩的菱角外殼也比較軟,阿桑們會用專門的菱角刀把殼剝掉,再送到市場上。剝菱角仁也成了官田許多阿桑的秘密技能,或靦腆或爽朗的阿桑們拿起菱角刀,總是刷刷兩下就可以剝出完整漂亮的菱角仁。

剝菱角仁到底要怎麼剝呢?刷刷兩下剝好菱角又是怎樣的概念?在這裡先賣個關子。9/22(六)生態季10:10~11:00剝菱角仁達人賽請大家來水雉園區踅踅

(想和阿桑們一較高下嗎?我們這次特別開放了一組素人組的比賽喔!名額不多,真的不多,採現場報名制,一個家庭限報一人,先報名先錄取。如果有興趣的人記得9點的時候到園區,主持人會告訴大家在哪報名喔!)

﹝同場加映﹞阿桑今年初幫我們堵栽仔tsai-á

2018年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水田濕地‧雉在菱里」生態季

│2018年生態季│水田濕地‧雉在菱里

菱角田是官田的一處風景

十幾年來

菱角鳥嘛變作咱時常見面的厝邊

若是你還沒拜訪過怹

歡迎9/22來踅踅

※現場並有舞台表演、綠市集、影片欣賞、生態解說、闖關遊戲等精彩活動,還有機會把豐富大獎抱回家哦!!

時間 活動內容
09:00~09:10 渡拔直笛表演 友善市集:

邀請在地友善耕種農民,提供生產者和消費者一個直接面對面接觸的平台。

生態教育闖關活動:

透過闖關活動、以遊戲方式瞭解友善耕種與水雉保育的重要性

定點解說:

透過定點解說,以望遠鏡近距離觀賞鳥類與欣賞園區生態之美。

09:10~09:20 官中生態劇
09:20~09:30 開幕式
09:30~10:00 長官致詞
10:00~10:10 水雉猜猜頒獎
10:10~11:00 「剝菱角仁」達人賽
11:00~11:10 薩克斯風表演
11:15~11:35 水雉調查Q&A
13:30~14:00 棲地整理

甘苦談

14:30~15:00 水雉生態遊戲
15:30~16:00 摸獎